危機四、AI時代使得傳統教育價值沈沒而須要重設定
=> 實驗教育發展自主學習 => 將自主學習橋接到體制學校
AI 正在拆除專業的圍牆
傳統社會靠「專業分工」建立穩固結構,一個人只要掌握某個技能,便能在這個社會占有一席之地。但現在,生成式 AI 能夠寫程式、畫漫畫、寫文章……連外行人只要會下指令,就能創作作品。各行業的「專業隔間」正在迅速被 AI 越打越低,過去用十六年的時間去幫受教育者「練」出行業護城河的作法,面臨結構性挑戰,而須要重新改造,以適應當代。
未來,比的不再是技能多深,而是你能不能整合知識、與人合作、提出創意、實際落地。
現在的教育體制,來不及適應這場劇變
現行的公共教育仍是工業革命的產物:以分科與學齡兩個維度去科層化教育機構,並格式化全體學生,目的是養出「有用的生產力」與「易被說服的消費者」。
但 AI 時代需要的,是有溫度、有學習力與領導力的人,我們要從這套「製造人力」的體系,走向一個以人為核心、網絡共學、動手實作的自主學習典範。
自主學習典範
自主學習核心四元素包含學習者參與治理學習、群學、無界學習、生活實踐,上述四元素也可以對應 108 課綱的自發、互動、共好、生活實踐,以此出發,可以培養出能自定義福祉、會定義問題並調度資源處理問題,可以適應快速變遷的當代社會人。如果用簡化的比方說明:教育需要由養飼料雞典範,轉向養土雞典範。
實驗教育能幫上忙:
- 設計並實施自主學習平價化的教育實驗。
- 以「自定義福祉 / 自我負責 / 客觀參照 / 發展歷程」去形塑自主學習的自我評價體系。
- 改良實驗教育審議委員會,將台灣的實驗教育審議推向「支持型審議 」。
- 催生良好的自主學習陪伴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