危機三、習近平準備武力犯台,台灣本能安渡,但自作孽就會覆滅
逃避現實將削弱社會備戰共識
台灣民眾對於「中共攻台」的說法並不陌生,但出於各種因素,許多人卻表示出半信半疑、甚至不願面對的否定態度;若放任此一「逃避問題」的心理狀態泛濫,將難以凝聚「準備因應戰爭」的社會共識。因此,必須讓台灣民眾確實認知到:習近平口中的「武統台灣」並不僅僅是口頭恫嚇,而是他正在認真準備的行動。
備戰才能止戰,威懾才能避戰
眾多的戰爭理論及歷史案例,都已明確指出「綏靖無法避戰,唯有備戰才能止戰」;但要達到「阻止戰爭」的效果,備戰的程度必須做到「對侵略者建立可信的威懾」。
全民韌性是台灣安全的關鍵
習近平選擇攻打台灣,需要評估入侵的成本與獲得的利益。雖然,擁有更多高科技與新式武器對於「預防入侵」很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台灣人民有勇氣面對戰爭,遇到軍事入侵不會驚慌失措,能快速反應、自救救人,使入侵台灣的成本變很高,這樣才會使台灣變得更安全。
實驗教育能幫上忙:
- 台灣已經有許多 NGO 與社群,以 HUB 相互連結的方式,共同關心如何增進台灣的安全,並且日常性的付出時間與勞力。
- 可以一個區域一個區域的協助上述的 NGO 與社群,對實驗教育機構、團體發出「增進台灣安全的學習意願調查」。
- 募款維持學習素材、課程設計、學習講義的免費分享平台,提供有意願者,增加「增進台灣安全」的教師共備與學習機會。